千里携手协作 倾情逐梦小康

2020-12-12 20:01:14浏览次数:

 本网讯:“鱼米之乡、清丽吴兴”;“熊猫家园、大美青川”。
 

 吴兴在东、青川在西,两地相隔1700公里的空间距离,相似的山水、相融的情感、共同的使命、相同的梦想成就了相距千里的协作情缘,成为了全面小康路上携手共进的“一家人”。 
 


 

 “山盟海誓”共合作,这份浓浓的情谊在3216平方公里的青川大地上书写了跨越千里、合力战贫的新故事,开启了东西携手前行的新航程;2018年青川脱贫摘帽,2018-2019连续两年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好”等次。
 

 提高站位,扛起扶贫协作时代使命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重大部署以来,浙川两地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布局、高标准推进,坚决扛起扶贫协作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浙江接续在对口帮扶、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长效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方面,给予青川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浙青两地结下了24年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对于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动员令,浙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推动,亲临青川指导工作;湖州、广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常态组织研究,多次带队互访;吴兴、青川两地认真落实浙川两省、湖广两市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签订协作协议,务实互访对接,着力精准帮扶,形成高质量、全方位、深层次的扶贫协作格局。
   

 吴兴区委书记吴炳芳,区委副书记、区长潘永锋,青川县委书记罗云,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分别带队多次对接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通过高频次的互访交流,促进了两地协作领域的深化拓展、协作工作的深入推进。
 

 青川人民深切的感受到:浙江24年的倾情倾力帮扶,成为助推青川后发赶超绿色崛起最可靠、最强大、最全面的不竭动力。

精准发力,绘就真帮实扶恢宏画卷
 

 坚持人才共育,强化智力支撑。建立两地人才交流帮扶机制,制定了干部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计划实施方案,签订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协议。
 


 

 打造吴兴青川干部人才培训基地,推行“东西党员干部人才联动”培训模式,培训基层党员干部7341人次。建立吴兴名师工作室5个,引进白茶种植、湖羊养殖等新技术9项。
 

 坚持项目共建,做强发展引擎。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和产业、就业等重点领域,编制扶贫协作三年实施方案,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项目备忘书,浙江安排财政帮扶资金1.35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8个,带动贫困人口2.6万人。将帮扶项目全部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统一监管,严格执行工作跟踪督办和定期会商制度,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出台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将帮扶资金纳入专户,确保帮扶资金规范使用、阳光运行。
 

 坚持产业共促,提升增收质量。制定引导和支持浙江扶贫协作企业来青川投资十条政策,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库,用好用活财税、金融、土地、电力等优惠政策,强化精准对接和服务保障,招引落地浙江企业13家,实际投资达12.4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586人增收,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30人。
 

 高标准建设“四区五园”,培育产业协作示范项目45个、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35个。吴兴青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特色产业园全面完工,“湖羊入川”加快向“湖羊致富”迈进。
 

 540万株受捐“白叶一号”茶苗建成1517亩白茶基地,将白茶种好、种活、种出效益,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先导工程、示范工程、重点工程。“一片感恩叶,携手奔康路”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放送,“白叶一号”管护经验被中央办公厅《每日汇报》刊载,2020年试采试制的“白叶一号”小茶包,在全国两会期间送进人民大会堂。
 

 坚持劳务共享,拓宽致富路径。两地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书,湖州市、吴兴区分别制定政策,对协作地区转移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每人最高可获2.2万元政府补贴。
 

 制定劳务协作六条措施,设立“劳务协作联络站”,用好转移就业“大数据”平台,确保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举办劳务招聘会26场,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帮助贫困人口就业3321人。疫情期间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有序组织贫困人员返岗就业651人。
 

 注重就业技能提升。举办劳务协作技能培训80期,培训贫困人口2762人;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354人,带动贫困人口1151人。
 

 强化携手奔康,汇聚帮扶合力。青川吴兴签订了携手奔康结对帮扶协议,吴兴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支持青川项目引建、平台建设、企业发展。
 

 扎实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54家企业与青川79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两地乡镇、部门、学校、医院、村企结成帮扶对子,精准实施“一对一”帮扶。建立吴兴•青川村企结对同心扶贫基金、木鱼中学奖学助学基金,让贫困群众、贫困学生长期受益。
 

 全力推动消费扶贫。务实推进单位购销、结对助销、企业营销等“十大”消费扶贫行动,销售已认定扶贫产品3.9亿元,开设吴上兴鲜—携手青川扶贫馆、湖州龙之梦特色扶贫产品青川展销专区。累计接收浙江湖州吴兴社会团体和企业捐赠物资资金2819.6万元。
 

创新实践,闯出携手战贫吴青经验
 

 搭建了扶贫车间联盟“造血帮扶”新载体。落实部门联动、财政奖补、金融支持“三大举措”,依托联动培训、创业孵化、交流互进、权益保障“四大载体”,建设生产加工扶贫车间,有效吸纳贫困人口603名、带动就业3728人。
 

 成立全市首个东西部扶贫车间联盟,有效破解了扶贫车间分散经营、利用效率不高等难题。扶贫车间联盟辐射14个乡镇,吸纳6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扶贫车间新模式写就脱贫“大文章”》等经验被《中国扶贫》等国家级刊物刊载推广。
 

 拓宽了“互联网+医疗”网络扶贫新通道。搭建湖州、吴兴、青川医疗机构三级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治疗指导、远程教学等10项协同医疗服务,切实提高疾病诊断精度、降低医疗风险。开发家庭医生“云服务”APP,将“医院”有效延伸至“患者家中”。湖州-吴兴-青川三方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入选2019年网络扶贫典型案例。
 

 探索了“党建促脱贫、人才助振兴”新机制。签订“青吴同心•携手同行”党建联盟协议,开展“契约化”共建活动,200名困难党员得到帮扶,9个村级阵地进一步提升。按照“按需选派、人岗适应”的原则,围绕农业、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累计互派干部人才167人。
 

 打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县区”新样板。吴兴青川两地始终以创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县区为目标,着力探索建立协作帮扶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六大示范行动”,创新实施“十大工程”,探索推行“五共”模式,着力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县区新样板。《守望相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吴青”样本》等经验被《中国扶贫》、《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家级刊物头版头条刊载推广。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千里连心同攻坚,和衷共济奔小康,这份恩情,这份厚谊,这份守望,青川的山水作证。25万青川人民以感恩奋进之心、知恩图报之志,全力以赴把东西部协作往细处做、往实处抓、往深处推,努力创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县,努力把青川建设成为嘉陵江上游大蜀道腹地高颜值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硅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奋斗目标贡献青川力量!

本网编辑:王志刚